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预防秋冬季传染病。最近,气温变化快、早晚温差大,多种传染病开始活跃。为什么秋冬季是传染病的高发期?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寒冷的天气使我们更倾向于长时间聚集在室内,一旦有病原体,就会通过飞沫传播“趁虚而入”。第二,冷空气会使我们的呼吸道黏膜血管收缩,抵抗力下降,让病毒和细菌更容易入侵。第三,冬季干燥的空气,也延长了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时间。
在校园里,我们主要面临哪些常见的传染病呢?
1、 流行性感冒(流感):它的特点是发病急,会引发高烧、全身肌肉酸痛、乏力,传染性极强。它可能让你连续几天无法集中精力学习,甚至引发肺炎等严重并发症。
2、 诺如病毒感染:主要攻击我们的消化系统,导致剧烈的呕吐和腹泻。它主要通过被污染的食物、水或接触传播,在人员密集的场所极易引起聚集性疫情。
3、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特点是身上会出现斑丘疹、疱疹,伴有瘙痒。它同样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传染性极强。
那我们该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预防呢?
第一,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个人防护是基石。
1、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可以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力,预防相应的传染病,如流感疫苗、水痘疫苗,需要注意,流感疫苗是需要每年接种的,因为流感病毒变异快,每年流行的毒株不一样。
2、科学佩戴口罩:在传染病流行高峰期,在人员密集的场所,自觉佩戴口罩。这不仅是保护自己,也是在为整个集体的健康负责。
3、 勤洗手,会洗手:我们的手是接触病原体最多的部位。一定要用“七步洗手法”,用流动水和肥皂(或洗手液)认真清洗,尤其是在餐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没有条件时,可用免洗洗手液暂代。
4、遵守呼吸道礼仪:打喷嚏或咳嗽时,请用纸巾或手肘遮挡口鼻,用过的纸巾立刻丢进垃圾桶。
5、绝不“带病上学”:一旦出现发热、咳嗽、呕吐、腹泻等症状,务必第一时间向老师和家长报告,及时就医,并遵医嘱在家休息,有发热症状的同学需无症状观察满48小时再返校,有呕吐腹泻症状的同学,应无症状观察满72小时再返校。这既是对自己身体的负责,也是对身边同学最大的尊重和保护。不要因为担心落下功课而硬撑,健康的身体才是高效学习的前提。
第二,构筑集体的免疫屏障——良好习惯是保障。
1、勤通风,保清洁:即使天气寒冷,也请各班安排同学定时开窗通风,每天至少2-3次,每次20-30分钟,让新鲜空气驱散室内的污浊与病毒。
2、加强锻炼,均衡营养:积极参加课间操、体育课,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跑步、打球等活动,增强体质。同时,注意饮食均衡,多喝温水,多吃蔬菜水果,为免疫系统提供充足的“弹药”。
3、保证充足睡眠:合理安排学习与休息,尽量保证每晚7-8小时的优质睡眠。
同学们,让我们共同筑牢健康防线,安心拥抱这个冬天。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撰稿:张小红 校对:宦伟建 审核:谢蓉
预防秋冬季传染病
预防秋冬季传染病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