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通图

国旗下讲话

当前位置:首页>>学生成长>>国旗下讲话>>阅览文章

国旗下讲话:让绿色伴你我同行

国旗下讲话:让绿色伴你我同行

阅读:7625 次   发布者:管理员 来源:学生处   发布时间:2013/3/12 0:00:00


老师、同学们: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让绿色伴你我同行”。
  明天即3月12日,是我国第35届植树节,全国各地将广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植树造林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自古就有在清明时节插柳植树的传统习俗。1979年的五届全国人大6次会议上,为动员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同时,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决定每年3月12日为全国的植树节。通过这项活动,旨在激发人们造林绿化、爱林护绿的热情,提高人们对森林生态功能的认识,从而达到绿化国土、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迅猛发展,城市热岛效应、空气浮尘、有害气体和各类污染等问题亦日趋凸显,绿色、环保、生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等已成为当今使用率越来越频繁的词汇,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文明型社会已成为各级政府及全社会更多人的共识。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还特别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单独成篇,重点论述,足见国家对其的重视程度,而植树绿化,则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对一所学校而言,绿色、优美、怡人的校园生态环境不仅直接影响我们每个人的学习生活、工作状态和身心健康,同时也是一所学校文化品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因为绿是生命的颜色,绿是环保的颜色。有了绿色,便有了美丽的校园;有了绿色,便有了清新的空气;有了绿色,便有了怡人的风景;有了绿色,便有了健康的生命。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陶冶我们的性情,净化我们的心灵,激发我们的生机和活力。我校自2004年整体搬入新校以来,一贯高度重视校园环境绿化和景观建设工作,通过历年持续的绿化投入和充实完善,学校已有绿化用地10.7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60%。我校目前栽种的乔灌木共有15900多棵,草花总面积达10.5万平方米,占绿地面积的98%,校园内石水相依,花木掩映,柳翠烟岚,景色怡人,是一座花园式、生态型的书香校园,学校在2005年被评为南京市优秀绿化景观学校,2008年被评为南京市绿色学校和江苏省中小学优美校园,2009年被评为南京市首批园林式学校,2012年又成功创建成为南京市第二批青奥示范学校。
  时值阳光明媚,春暖花开。当我们在这样春意盎然、绿树成荫、飘散着红梅、玉兰和金钟淡淡芳香的菁菁校园里学习和生活的时候,怎不让人心旷神怡、心绪舒畅?怎不自觉地保持校园的清新整洁、呵护绿色的生命茁壮生长?但我们有时还确能遗憾地看到:有些同学为少走几步路,不惜在草坪和绿化带上径直穿越,踩出光光的黄泥路;有的甚至翻越校园西边的围墙而造成多处绿篱被踩断,规整成形的绿篱出现明显的缺口;有的同学将用过的食品包装袋、竹签或饮料瓶任意丢在草坪或绿化带上;以往还有的同学随意地采摘如蜡梅、栀子的花朵或红枫的树叶,更有在枇杷、杨梅等果熟之时攀爬甚至不惜折断树枝采摘果实等等,凡此种种的不当行为折射出的是我们的一些人其心灵还没有受到绿化和净化,其文明素养还没有和我们的美丽校园同步美丽起来。因此,我们畅导的校园绿色不仅仅是指我们客观看得见的绿树环抱、草色葱葱,还应包含我们每个人主观意识中的绿色理念、环保态度和行为规范。所以,学习绿色知识、传播绿色理念、追求绿色时尚、倡导绿色生活、应是我们思想品质培养内涵中的应有之义。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先驱但丁曾说过:“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作为21世纪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和健壮的体魄,更需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这其中,具备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念和较高的环境素养是不可或缺的。
  当前,我校正处在积极推进内涵发展的关键时期,明年又将迎来第二届南京青奥会和建校80周年,打造书香校园、绿色校园、生态校园已成为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和现实要求。老师、同学们,让我们自觉行动起来,让绿色理念伴你我同行,请让我们谨记:多走几步路,不穿越绿化带,不踩踏草坪,不摘花摘果,不折枝摘叶,不随意丢抛食品袋和饮料瓶等,从我做起,从日常身边的小事做起,决不要以微小而不足道,细小而不足为,积小善,弃小恶,不断提高我们的绿色环境意识,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环保行为规范,为培养和成为具有较高环境素养的、能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不懈努力!(总务处副主任 赵富祥)

你对网站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网络管理员联系,建议采用1024*768以上屏幕分辨率浏览

版权所有: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 Copyright © 1999-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信息发布:校务办公室  技术支持:信息中心 储老师 留言

学校地址:南京市江宁区天元东路699号  联系电话:025-52173900

苏ICP备05008523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