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docx_2html/convet.001.jpeg)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想和大家谈谈即将到来的期中考试。考试,不仅是对知识的检验,更是对态度、方法和品格的全面考验。因此我分享的主题是:“有备而战,战则精进,让考试成为成绩进步的阶梯。”
一、有备而战:胸有成竹,方能从容落笔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更是如此。没有踏实的准备,就很难有考场上的沉着与自信。我们常常在考试后听到这样的感慨:“这个知识点我好像见过,但没记牢”、“题目都会,就是时间不够”……这些遗憾,追根溯源,都是准备不足。
那么,如何才算“有备而战”?
首先,系统梳理,让知识“串珠成链”。复习不是机械的重复,而是将零散的知识点系统化、条理化的过程。希望大家紧跟老师的复习节奏,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网络,做到脉络清晰,重点突出。
其次,巧用时间,让记忆“生根发芽”。晨读中的琅琅书声,课间十分钟的凝神回顾,睡前片刻的静静回味,都是记忆的黄金时刻。持续的努力,能让知识沉淀为真正的能力。
最后,善用工具,让复习“事半功倍”。请珍视你的课堂笔记、错题本和复习资料。特别是错题,它是你私人定制的学习资源,能成为你的私人家庭教师,值得你反复研习,直至彻底领悟。而平时的限时训练(午练、周练)则能帮你找到考试的节奏。
二、战则精进:考后反思,实现自我超越
我想特别和大家强调一个观点:一次考试的价值,其核心不在于分数本身,而在于考后深刻的反思与提升。在我看来,考后反思的价值,大于考前准备;而考前准备的价值,又大于考试本身。
为什么?因为考试只是一次“体检”,告诉我们哪里“健康”,哪里“有恙”;而考后反思才是真正的“治疗”与“康复”。不去反思,就如同知道了病情却不吃药,问题依然存在。
有效的反思,可以分三步走:
其一,精准诊断,找到“失分点”。拿到试卷,不要只盯着分数。要耐心分析每一处失分:是概念模糊?审题偏差?计算粗心?还是时间分配不合理?请记住,少失分就是多得分!
其二,归类归因,揪出“病根”。将错题分类,看清问题是出在基础知识、解题方法,还是应试心态或习惯上。只有找到根源,才能对症下药。
其三,制定方案,力求“能力跃迁”。反思的最终目的,是优化我们的学习策略。从“这道题我错了”到“这类题我会了”,才是我们追求的进步。
正如教育家杜威所言:“教育不是为生活做准备,教育本身就是生活。”每一次考试,都是我们学习生涯中真实而重要的一环;每一次深刻的反思,都让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
三、诚信应试:守护品格,赢得真实荣誉
在追求学业进步的道路上,有一条我们必须共同守护的底线,那就是——诚信。
考试,考的不仅是纸面上的知识,更是我们立身处世的品行。一时的投机取巧,或许能换来卷面上虚假的分数,却永远换不来内心的踏实与别人的尊重,更侵蚀了我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脊梁。你递交的,不仅是一张答卷,更是一份对自己人格的承诺。
同学们,期中考试不是一个终点,它是我们学习旅程中的一个“加油站”,更是迈向下一段征程的新起点。唯有“有备而战”,我们才能从从容容、游刃有余;唯有“战则精进”,我们才能突破自我,行稳致远。
让我们以充分的准备迎接挑战,以深刻的反思实现超越,以诚信的品格赢得尊重,真正让这次考试,成为我们向上攀登的坚实阶梯。
最后,衷心祝愿大家在期中考试中,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考出理想成绩,收获真实进步!
谢谢大家!
撰稿:周复忠 校对:宦伟建 审核:谢蓉
有备而战,战则精进,让考试成为成绩
有备而战,战则精进,让考试成为成绩进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