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高级中学“三风”解读
江宁高级中学始建于1934年,前身是县立江宁中学,先后五迁校址,六易校名。自1980年被确定为江苏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后,全校师生承继优良传统,团结协作,推行改革,确立了“立足终身发展,为学生做人、求知和创新奠基”的办学理念,逐步形成了“诚实、严格、勤奋、创新”的优良校风、“严谨、求实、进取、爱生”的淳朴教风和“勤学、精思、好问、多练”的浓厚学风。
一、校风
1、释义:
校风是一所学校所特有的占主导地位的行为习惯和群体风尚,体现为一种独特的心理环境,它稳定而具有导向性。具体表现为领导者的工作作风、教师的教学作风、学生的学风和职工的工作作风,同时也反映全校师生的道德水准和治学执教的风貌。所以,每一个师生员工都要关心和支持学校的校风建设,共同创造校风形成的良好的校园环境。
2、解读:
(1)“诚实”——“诚实”是一种为人处事的原则,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作为教师为人诚实,做人大气,表里如一,教人求真,课堂朴实无华,深谙课堂教学真谛,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深入浅出地上好每一节常态课。作为学生脚踏实地,一丝不苟,扎扎实实地学习,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成为终身学习的楷模,学生之间要合作学习,取长补短。我们提出诚实的要求,旨在通过各种活动,在长期不懈的教育和影响下,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
(2)“严格”——“严格”就是指工作中做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认真负责,从严要求。就是对工作、对学习、对生活要有科学严格的态度,认真扎实的作风,脚踏实地的精神;不弄虚作假,不贪图虚名,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严格遵守师德规范,严格遵守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严格遵守社会公德和家庭道德,做一个有职业道德和真才实学的人。因此,严格自律是教师的职业道德的底线,是教师应有的最起码的素质和人格。
(3)“勤奋”——“勤奋”是为学之本、成功之途,古人“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话,就说明了其中的道理。常言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才能来自勤奋学习。在学习的道路上,只有勤奋踏实的将一点一滴的知识掌握,才能最终走向成功。勤奋是一种态度,一种品质,一种精神。为教者惟有勤奋才能博学,惟有勤奋才能善教,惟有勤奋才能积累经验,惟有勤奋才能磨砺意志。教师以“勤奋”为人师表,自能学高身正。
(4)“创新”——“创新”是指在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在面临和迎接世界科学文化发展、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任务的挑战中,要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全面学习的理念、创新学习的理念、终身学习的理念;形成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敢为人先、不畏失败的健康心态。工作中,思想要宽,敢于领先,大胆实践:思想要新,敢于标新立异,走出具有自己风格的路。
二、教风
1、释义:
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作风和风格,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是其人格、修养和知识等内心世界的特定的外化形式,是学校形象的灵魂,是校风建设的关键。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强调为师者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师德。优良的师德、高尚的师风是搞好教育的灵魂。
2、解读:
(1)“严谨”——“严谨”就是教师不仅要有实干精神,也要有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一种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教学工作不容许半点马虎,传授知识也不容许出现任何纰漏。应该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因时因地制宜,求真务实。它要求教师对工作、学习和生活要有认真、细致、严谨、扎实的态度和作风。以脚踏实地的态度来对待工作;以严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学术;以诚心向学的态度来对待学习;以执着不懈的精神来追求真理。
(2)“求实”——“求实”就是做事要实事求是,说真话,办实事;做到学习要扎实,为人要诚实,生活要踏实;做到脚踏实地而不弄虚作假,实事求是而不随波逐流。求实是教育科学的内在要求,也是师德的重要条件。作为教师必须按照教育教学的规律,扎扎实实地学习,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所以,求实是一种睿智,唯有遵循规律,实事求是,认识自我,方能“百战不殆”。求实是一种勇气,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求实又是一种恒心,持之以恒,坚信“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进取”——“进取”就是要奋勇前进,矢志进取;敢于争先、自强不息;发奋努力,不畏艰难;锲而不舍,永不懈怠;努力学习,不断进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获取知识要不怕吃苦,不怕困难,奋力拼搏,才能成功。我们时刻要有积极的心态,创造读书学习、追求上进、永远向前的积极人生。教育学生努力做到“成绩面前不停步,困难面前有信心。”“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它要求教师具有乐于吃苦、勇于奉献的思想境界,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工作态度,艰苦创业、奋发图强的实干精神。
(4)“爱生”——“爱生”指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爱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和核心。①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坚持正面教育,重视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②言传身教,教学相长,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③妥善处理学生中的各种问题,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不歧视,不讽刺,不体罚或变相体罚。④作业量要适中,难易适度,注意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加强对学生卫生、健康与安全的教育与督促,关心和爱护生理缺陷、病残和有的困难学生。
三、学风
1、释义:
学风是指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是校风主要内容和校风建设的归宿,是学校文化长期积淀的精华,是一所学校办学水平和校风的集中体现。优良的学风包括: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巨大的学习动力;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尊师敬友、互帮互助的人际关系等。一所学校学风好,校风必然正。
2、解读:
(1)“勤学”——“勤学”是一种态度,一种品质,一种精神,学生应该勤奋刻苦,只有勤学才能成才,才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唐代的韩愈在总结了古今多少成功的经验后,说出了这句有力量的话。学生要勤于思考,勤于学习,勤于探索,刻苦努力,崇尚实践,学以致用,在勤奋中积累知识、经验,在勤奋中磨砺意志。“天道酬勤”,这是一条规律。要想取得成功,必需经得住磨炼,用勤奋之斧去凿开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
(2)“精思”——“精思”是指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在充分地接受知识的同时,经过认真地思考和消化,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来提高自身素质。学生要善于思考,主动探究,养成思考的良好习惯。孔子曰:“弗思何以得?”因此学习中既要有欣赏式的接纳,还要勇敢地质疑,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不断的发现和质疑中学习和思考。世间万事皆学问,因而,学习中只强调思考已经不够,还要精于思考,要求围绕学习中的知识多想多思、巧想妙思,学会挖掘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3)“好问”——“好问”就是在学习中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要爱提问、敢于质疑问题。著名教育家顾明远说:“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好学生。”学生不仅要“学答”,更应要“学问”。对不懂的问题向老师、同学请教,直至明白。好问不仅要勤奋,更要掌握科学的方法。学习是主动的过程,是快乐的过程。好问才会有出路。
(4)“多练”——“多练”就是动手实践,训练技能,提高知识迁移和应用的灵活程度。学生要自主地运用“双基”去解决实际问题,在拓展知识的应用领域中形成“自主学习”的技能和对知识的迁移应用力,提高对知识的变通、融汇和再造能力。学习热情大部分来源于成功的体验,反反复复的成功体验是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不断地创造机会,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