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为:首页 > 阅览文章 >

新闻动态

共探AI教育与教学创新

2025/2/25 15:24:04    浏览量:

2025年2月24日下午,江宁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研工作会议在我校成功举办。来自全区各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研组长、中心组成员齐聚一堂,通过实地参访、专题分享与工作部署,共研信息技术教育新方向,共谋学科发展新路径。

实地观摩:沉浸式体验AI教育新生态

会议伊始,与会教师深度探访了我校科创文化中心四楼未来科创学习中心,重点考察了VEX机器人实验室、人工智能探究室和创客空间。丁梅、万菲菲两位教师系统展示了学校"设备建设-课程开发-赛事培育"三位一体的科创育人体系。人工智能探究室里,基于工业自动化的机械臂和大语言模型的智能学习平台赢得阵阵赞叹;创客空间中,学生自主研发的智能家居系统、避障机器人则生动诠释了"做中学"的创新教育理念。这场科创教育全景式展示,为后续研讨提供了鲜活的实践样本。

专题分享:多学段融合创新实践

在专题研讨环节,三场高质量讲座构建起不同学段AI教育的图景。


 style=


我校丁梅老师以《以AI为帆,向未来启航》为题,全景式解析了高中阶段人工智能教育的系统化实施框架。讲座以"顶层设计锚定方向、学科融合深化理解、项目驱动赋能实践、竞赛提升淬炼能力"为逻辑主线,系统阐释了从课程体系建设到教学实践创新的全链条育人模式,揭示了"基础课程-社团拓展-赛事锤炼"三级培养体系的有效性。特别在科技创新氛围营造方面,着重分享了通过校企共建、“高高”合作、打造"科技嘉年华"项目活动等创新举措,为培育高品质科技特色办学提供了可借鉴的校本化范式。


 style=


齐武路小学夏盼娣老师则以《AI启蒙,智创未来》破题,分享小学阶段"情境化教学+螺旋式成长"的创新实践。通过"AI小诗人""智能垃圾分类"等趣味项目,展现了如何在课堂中构建"感知-理解-创造"的AI认知闭环。其教师成长共同体的建设经验,更彰显了师生共进的育人智慧。


 style=


未来科技城小学秦芬老师聚焦基础能力培育,在《"键"证成长》报告中,分享了信息科技学科“指法教学”的整校推进经验。创新性提出"游戏化测评-分级达标-家校共育"的指法教学体系。针对当前学生数字输入能力薄弱的现状,该校通过趣味化阶梯课程(如闯关游戏式训练)、家校联动打卡和校级打字竞赛,系统性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基础能力,并为区域推广提供可复制的校本化模板。

工作部署:锚定新教材,夯实常态化教研

会议最后,区信息技术教研员赵凯老师立足"人工智能+"教育新生态,部署了本学期的重点任务,强调三大方向:


 style=


聚焦新课标与新教材:要求各校立足信息科技、人工智能新版教材,优化教学设计,强化核心素养落地;

深化教研机制:常态化开展校际联合教研,发挥骨干教师辐射作用,鼓励跨学段教学研讨;

夯实教师基本功:通过教学案例评比、优质课展示等活动,提升教师课程开发能力与课堂实施水平。

本次会议通过“观摩+研讨+部署”多维联动,展现了江宁区中小学在信息技术教育领域的创新探索与实践成果。未来,全区将以人工智能教育为突破口,持续推动小中高“学段衔接、校际协同、教研一体”的发展格局,为培养面向未来的数字化人才聚力赋能。


撰稿:万菲菲  校对、审核:丁梅

分享到:

 

版权所有: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 Copyright © 1999-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信息发布:校务办公室 技术支持:信息中心 储老师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