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通图

校园快讯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报道>>校园快讯>>阅览文章

江宁高级中学关于2003年学风建设的意见

江宁高级中学关于2003年学风建设的意见

阅读:6639 次   发布者:管理员 来源:校长办   发布时间:2003/9/25 0:00:00


江宁高级中学是一所有70年办学历史的国家级示范高中,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也形成了优良的校风、学风和教风。为使传统的校风和学风进一步发扬光大,学校决定从2002年起加强学风建设。在过去的一年中,学校隆重召开了学风建设大会,设立了“佳绩奖”、“探索奖”、“奋进奖”、“精英奖”、“新星奖”、“希望奖”,树立了各类学习典型,同时围绕学风建设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激励全体学生刻苦学习和努力创新。在去年开展学风建设活动的基础上,学校决定2003年继续加强学风建设,具体意见如下。
  1.学风建设在校风、学风和教风这“三风”建设中处于主体地位,是学校教育、教师教学的立足点。一个学校学风的好坏决定学校办学成效的高低和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优劣。学风决定着教育质量,决定着人才培养。因此,要引导全校师生深入认识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在当前名校竞争愈演愈烈,学校办学规模急剧扩大,学生个性差异和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加强学风建设显得尤为迫切。
  2.“立足学生终身发展,为学生做人、求知和创新奠基”是我校在创建国家级示范高中过程中形成的办学理念,学校开展学风建设活动是对办学理念的积极实践。根据办学理念和“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确立2003年学风建设活动的主题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拓展传统校风、学风的内涵,实现学生的“人格自尊、行为自律、学习自觉、发展自主”。
  3.学风是有形的,可以通过学生的具体行为习惯表现出来,它又是无形的,渗透在学生的情感、意志和态度中。学风建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办学水平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既要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使全体学生受到激励和教育,又要把学风倡导和学风建设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
  4.学校定于9月下旬召开2003年学风建设大会,动员和部署本学年度的学风建设活动。大会邀请有关初中学校校长和学生家长参加,并安排各类代表人物发言。大会将颁发“佳绩奖”、“探索奖”和“奋进奖”,大会召开的情况将通过新闻媒体广为宣传。总之要营造浓厚的氛围,激发全体学生的上进心和学习热情。
  5.2003年学风建设活动由校长室牵头,分管教育的副校长具体负责;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教科室及四个年级工作组共同实施。学风建设大会之后,各班要召开主题班会,组织学生讨论对学风建设的认识,制订出班级学风建设的目标和措施,并且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格言”的自撰等活动。除学校统一的活动外,各年级、各班级要发挥积极作用,创造性地组织开展有针对性、有实效的学风建设活动。
  6.根据2003年学风建设活动的主题,各年级要认真制订学风建设的目标和措施。针对各年级特点,学校的大体设想如下:
  初一年级:以培养学生文明行为习惯、良好学习习惯和生活劳动习惯为重点,引导学生行为上自律、学习上自觉、生活上自立。要组织学生了解学校七十年的办学历史,认真学习关于校风、学风的解读材料,自觉接受优良校风、学风的陶冶。
  高一年级:以初高中衔接为切入点,强化教育教学常规要求,引导学生改变不良的学习习惯,校正不当的学习方法,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建立起科学的学习方法。开展校风、学风的宣传活动,开设学法指导的讲座,并进行作业、听课笔记的展览、交流。
  高二年级:以浓厚学风、优化班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目标,引导学生专心致志、埋头苦读、刻苦钻研。举办学生勤奋学习的事迹报告会,并开展学习方法的讨论交流等活动。
  高三年级:侧重人生奋斗的目标和理想教育,用近年来学校高考的辉煌成绩激励和鼓舞学生,引导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高考目标,采取各种措施推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成绩。
  7.根据学校的有关决定,本学年度第二学期将评选“精英奖”(各年级的学习尖子),“新星奖”(各班的学习尖子)和“希望奖”(学习成绩进步显著者)。教务处要督促各年级组围绕期中总结表彰开展一系列活动,并对本学年的学风建设活动进行总结。
  8.结合学风倡导,各教研组、备课组要加强教风建设,每位教师要对照“教学五认真”,以自身的“严谨、求实、进取、爱生”的教风感染和熏陶学生。
                  二00三年九月

你对网站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网络管理员联系,建议采用1024*768以上屏幕分辨率浏览

版权所有: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 Copyright © 1999-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信息发布:校务办公室  技术支持:信息中心 储老师 留言

学校地址:南京市江宁区天元东路699号  联系电话:025-52173900

苏ICP备05008523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134号